- A+
十年耕耘,从“茶小白”进阶“老把式”。
种茶,看似不是什么难事,懂茶的人都知道,这里面的事儿多着呢!
茶在紫阳人心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,家家户户都种茶,随便找一人都能说出关于茶的二三事。对于张永祥而言,茶就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茶让他们一家摆脱了贫困的窘迫,率先脱贫致富达小康。今年65岁的张永祥,是蒿坪镇王家河村有名的“产业脱贫示范户”,因妻子有先天性视力二级残疾,他一直在家务农,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,他和妻子始终坚持种茶,把一片片荒地荒山变成了如今的“金山银山,用执着和汗水让自己从当初的种茶“小白”变身“老把式”,过上了因茶致富的幸福生活。
每天的清晨,张永祥都会沿着茶山小路在自家的茶地里巡视一圈。初春时节,薄薄的清雾将山间笼罩,空气中弥漫着满满的茶香,站在高高隆起的土坎上,放眼望去,茶树棵棵挺立,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一般井然有序地排列着。看着自己亲手栽下的一棵棵茶苗,如今长成了半人高的大茶树,他的嘴角浮出了一丝微笑,继而习惯性地蹲在地头,燃起一支烟后又陷入凝思之中。
昔日“探路人”晋升“脱贫示范户”。
王家河村位于蒿坪镇东北部,因海拔较高、土壤肥沃且昼夜温差大,又处在富硒带上,硒资源较为丰富,很适宜种茶,自古以来也都有种茶的传统。因农户居住分散,大都实施的散种或与农作物套种的方式,密植茶园面积较小未形成规模,经济效益较低。张永祥看在眼里,急在心头。他想,要增收致富就要在茶树上找经济效益,必须要改变种植方式,扩大种植规模。于是他开始利用自家的旱地、荒地试种密植高山茶。
在退耕还林政策开始的时候,别人家退耕栽树,张永强却始终琢磨着退耕种茶。“俗话说的好‘三年桐子五年茶’,种茶的周期长,交通又不方便,村里又没得茶厂,经济投入那么高,要是将来卖不出去的话,就不划算了”。乡邻都劝他放弃种茶,但倔强的他依然坚持着心里的想法,他家的茶园也从最初的两三亩慢慢变到五亩、十亩……
2014年,王家河村被确定为贫困村,脱贫攻坚战打响后,村里的路修好了、建起了安置点,渔和茶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中,张永祥也就忙的更起劲了。镇村干部在了解到张永祥致贫原因是缺资金和技术时,因户施策地为他解决了资金难题,落实了产业奖补,农综站干部还亲自上门指导茶叶种植及管护技术。包联帮扶部门市人社局连同“村两委”还帮助他家养羊50只,猪2头,打通了户通村的产业道路。2016年张永祥一家通过发展产业摘掉了贫困帽,走上振兴路,此时他家的密植茶园已达20余亩,全年总收入超过8万元,这在村里也是一件很轰动的事,村民们谈起张永祥,都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。
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
眼看着自家的茶叶生意越做越好,张永祥没有想着歇一歇,却害起了“心病”。村里很多人看到种茶效益不错,也都纷纷效仿加入到种茶的大潮中来。但是多数人不懂科学技术,始终上不了规模,长势也不好,产量上不去,收入依然不乐观。种了茶,管护技术跟不上,日子久了又会撂荒。此时的张永祥心里想着如果大家都把茶种好、管好,村里的茶产业就会兴旺起来,只有大家的口袋都鼓起来了,那才是真的好。
“在我们农村,你一天只要勤快,早上摘的茶,下午就变成了钱!”。张永祥平日里经常到村民的地里传授种茶和管护技术,为大家提供技术指导,让大家都按照“富硒有机茶”要求,科学种植,对修剪、施肥、防病虫害等管理技术倾囊相授。
一杯清茶悟人生,乡村振兴再出发。
2023年开春,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一行专程去采访张永祥,车子刚开进院子,张永祥和妻子就迎了上来,我们在他家围炉煮茶,一阵寒暄过后,相互也都熟了,他就打开了话匣子。他从卧室里搬出了一个上了锁的木箱,说里面都是他珍藏多年的荣誉证书。他将证书一一摊开,难掩自豪地向我们介绍:“这是2016年县级“种茶能手”、这是2019年被授予的脱贫攻坚“致富能手”、这个是被村里评选为“优秀党员、致富带头人……”。在回忆起近十年的种茶点滴,他坦言,如果从头来过的话,他还是会选择种茶。他说:“过去的十年时光,虽然很苦很累,但很充实,也很有成就感,这就好比是煮茶,越煮才越有味道嘛,只要身体还干的动,我就一直干下去”。
眼下,春茶采摘季即将来临,走进紫阳县蒿坪镇,茶农和茶企都忙着为春茶开园采摘做最后的准备,田间地头更是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火热景象。春风拂过,阳光透过树木间隙洒在了茶树上,留下斑驳光影,星星点点的亮光让绿油油的茶叶闪亮晃眼。张永祥走进茶园,用手轻轻地拨开茶树的叶片,看着刚冒出来的茶芽儿,情不自禁地伸手采下了一颗肥硕鲜嫩的茶芽,放进嘴里咀嚼一番,喃喃说道:“这茶树是长着钱呢!”身旁的妻子心领神会地拨通了在外务工儿子的电话,说话间已约好了三天后带着媳妇儿回家采茶。
作者:胡名才 来源:蒿坪镇政府